据《马卡报》独家披露,巴塞罗那俱乐部已与巴塞罗那市政府达成协议,将分阶段开放诺坎普球场观众容量。根据最新方案,巴萨新赛季前两个主场比赛(9 月 14 日对阵瓦伦西亚、9 月 21 日对阵赫塔费)将允许3 万名球迷入场,随后逐步提升至6 万人的全面开放容量。这一调整主要因诺坎普翻修工程进度滞后,部分看台尚未完工,俱乐部不得不调整原计划的 6 万人大容量开放策略。
诺坎普自 2023 年启动的翻新工程(总投资 14.5 亿欧元)旨在将球场容量从现有的 9.9 万提升至 10.5 万,并新增 360 度屏幕、地热系统等现代化设施。然而,施工进华体会hth度因材料短缺、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受阻,原计划 2025 年全面竣工的目标被迫推迟。目前,球场仅完成南看台和主看台区域的施工,仅能容纳约 2.7 万至 3 万名观众。
为确保 9 月 14 日西甲第四轮主场对阵瓦伦西亚的比赛如期举行,巴萨向市政府提交了分阶段开放申请。根据获批方案:
- 第一阶段(9 月 14 日、21 日):开放南看台及主看台,容量约 3 万人;
- 第二阶段(后续主场):侧看台完工后容量提升至 4.5 万人;
- 最终阶段:北看台竣工后实现 6 万人的全面开放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世界体育报》披露的方案显示,第一阶段初始容量为 2.7 万人,但巴萨通过调整施工子阶段划分,最终争取到 3 万人的临时许可。这一差异反映出俱乐部与政府在平衡工程进度与球迷需求上的博弈。
二、欧冠赛程成关键变量
除了联赛主场,诺坎普的容量限制还可能波及欧冠赛事。根据欧足联安排,巴萨 2025-26 赛季欧冠小组赛首轮将于 9 月 16 日至 18 日进行。若抽签结果为主场作战,俱乐部将被迫在 3 万人容量下承办关键比赛,这对球队士气和商业价值均构成挑战。
为此,巴萨已向欧足联提出请求,希望将首轮欧冠调整为客场比赛。目前欧足联尚未正式回应,但俱乐部内部人士透露,这一诉求 “符合双方利益”—— 欧足联不愿因低上座率影响赛事转播效果,而巴萨则希望避免诺坎普在关键战中沦为 “半开放球场”。
三、经济与情感的双重考量
诺坎普的分阶段开放计划背后,是俱乐部对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的权衡。根据西甲联盟数据,巴萨上赛季主场平均上座率达 9.8 万人,单场门票收入超 800 万欧元。若新赛季前两战仅开放 3 万人,收入将缩水近 70%,直接损失超 1000 万欧元。不过,俱乐部认为这是翻修工程必须付出的代价,且逐步开放策略有助于降低施工压力,确保 2026 年全面竣工目标。
从球迷体验角度看,3 万人的容量虽远低于诺坎普的历史峰值,但南看台和主看台的开放仍能营造核心观赛氛围。巴萨计划通过优化餐饮、增设临时观赛大屏等措施,弥补人数不足的缺憾。此外,俱乐部已启动 “优先购票通道”,确保会员和季票持有者优先获得入场资格。

四、与政府的协作博弈
巴塞罗那市政府对诺坎普开放计划持支持态度,但强调安全与施工进度的优先级。根据协议,巴萨需在每场比赛前提交 “部分安全验收报告”,并确保出入口、消防设施等符合临时开放标准。为加速审批流程,市政府特事特办,将原本需要数月的许可周期压缩至两周内完成。
代理市长霍尔迪・瓦尔斯表示:“诺坎普是巴塞罗那的城市象征,我们理解俱乐部的商业需求,但必须以工程质量和公众安全为前提。分阶段开放是现阶段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。”
五、未来展望:从 6 万到 10.5 万的跨越
按照计划,诺坎普翻修工程将于 2026 年全面竣工,届时球场容量将增至 10.5 万人,并配备可伸缩屋顶、1.8 万平方米光伏面板等尖端设施。在此之前,巴萨需在 2025-26 赛季剩余比赛中逐步扩大开放规模:从第三场主场的 4.5 万人,到赛季末的 6 万人,直至最终实现全面开放。
对于球迷而言,这一过程既是对耐心的考验,也是见证诺坎普蜕变的契机。正如巴萨主席拉波尔塔所言:“诺坎普的重生需要时间,但每一步调整都是为了让这座传奇球场以更完美的姿态回归。”superscript:9
结语:
诺坎普的分阶段开放计划,既是翻修工程的无奈之举,也是巴萨在商业、竞技与城市责任间寻求平衡的缩影。3 万人的 “迷你诺坎普” 或许难以复制往昔的震撼,但球迷的呐喊声仍将成为球队前进的动力。随着施工推进,这座欧洲第一大球场终将完成从 “足球圣殿” 到 “未来地标” 的跨越,续写属于巴塞罗那的传奇。